我喜歡心理科學,也喜歡科普。是科學人雜誌十幾年的老訂戶,也喜歡閱讀科普讀物。很自然地,我對心理學的科普推廣也產生興趣,很希望能將我們認為有趣的心理學,推廣給一般大眾。
但是,這幾年對心理學以及科普的觀察,我對於心理科普(以及心理學研究)有不同的想法。以下簡單寫出我的主觀且不保證正確的觀察,以及可能的解決方式。
觀察1:「並非心理科普推廣不夠,導致一般大眾不了解心理學。我認為反倒是一般大眾覺得自己了解心理學,所以導致推廣不易。」
許多科普推廣者,當然也包含我在內,之所以會努力推廣心理科普,是因為覺得目前推廣得還不夠,一般大眾還不夠了解心理學。在十數年前,此理由(「心理科普推廣不夠」)可能還說得通,但是現在心理學科普的網站、文章與書籍都十分多,我實在很難相信推廣得還不夠。
相反地,我倒覺得一般人其實都覺得自己「知道」心理學,所以推廣不易。心理學,如同軟科學領域的教育與政治一般,每個人都可以說上幾句,且還可能很正確,不亞於心理專業工作者,例如大家琅琅上口的「同理心」、「情緒勒索」、「憂鬱」等。甚至一般日常對話也都充滿著心理學語彙,例如「記憶」、「注意力」、「意志力」、「智力」等等。簡單來說,心理學知識是個「一般人都可以藉由自己的內省與體會而產生的知識」,更進一步來說,「常民心理學」(folk psychology或common-sense psychology)與科學的心理學,根本常常就用類似的字眼與概念(例如同理心)。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心理科普所推廣的知識常常變成是一般人自行想像就可以知道的事情,且就算不知道也不會怎樣的知識,那推廣的價值又在哪裡呢?
雖然念工學院時不喜歡物理,但我很喜歡把硬科學的物理學拿出來比較。相較於心理學,一般人很難藉由自己的內省與體會來產生物理學知識,例如一般人絕對無法靠著內省來得出熱力學第零定律:若兩個熱力學系統均與第三個系統處於熱平衡狀態,此兩個系統也必互相處於熱平衡。在日常生活中,一般人可以感受到物理現象,例如重力(東西會往下掉)與慣性(汽車煞車後還是會往前),但是一般人所使用的語彙,可能與物理學家產生的語彙很不同,且一般人對物理學的概念,也肯定沒有物理學家深奧。在此情況下,物理學科普的價值就很高了,因為將一般人無法自行得出的知識,用簡單易懂的方式,讓人們了解。
觀察2:「心理科學的過高的偽陽性(false-positive)以及低再現(low reproduction)的問題。」
先說明一下,我不喜歡把false-positive翻成偽陽性,因為字面上看來很難懂。我喜歡白話一點,false就是「錯誤的、假的」,positive指的是「肯定的,正向的、支持的」,用在研究領域就是指「支持研究假設」。False與positive兩個字合起來,就是錯誤地支持研究假設。再更白話一點就是,雖然研究者聲稱她的研究得到數據支持(例如Amy Cuddy的姿勢決定你是誰的TED演講),但事實上根本就是錯誤的 (請看陳紹慶老師的「再等等,你確定這不是"雷"研究嗎?」)。而偽陽性又跟低再現率有關。低再現率的意思就是,當你重複實驗時,得不到原先的結果。例如Amy Cuddy的研究就無法被複製,研究者所宣稱的效果可說是完全不存在。
引用Paul Meehl在1978年說的:「這是個悲哀的事實,在軟心理學領域,理論出現又消失,來了又走,除了令人感到困惑無聊外,別無其他功能了; 而且令人感到不安地,這樣的學術事業,缺乏了在天文學,分子生物學和遺傳學中令人印象十分深刻的「累積性」特質」 ("It is simply a sad fact that in soft psychology theories rise and decline, come and go, more as a function of baffled boredom than anything else; and the enterprise shows a disturbing absence of that cumulative character that is so impressive in disciplines like astronomy, molecular biology, and genetics")。
錯誤的心理學知識,再將其科普化傳達給一般人,其價值又在哪裡呢?
可能的解決辦法:「較硬的心理學知識與值得信賴的知識來源。」
我認為可能有兩個辦法可以讓心理科普更具價值。聲明在先,這兩個辦法十分主觀,或許仍有其他我沒考量的辦法。
第一個是我希望能夠推廣「較硬」的心理學知識,也就是一般人比較無法經由內省與體會所產生的知識,也就是一般人比較「想不到」的知識。由於我個人的喜好(勿戰),我喜歡較偏向生物的心理學知識,例如成癮的神經機制等。舉例來說,科學人雜誌的「賭博成癮的大腦: 賭博和藥物成癮,以類似的方式重組神經迴路!」,我就覺得是不錯的科普文章。
第二個是值得信賴的知識來源,簡單說我認為「註冊研究、後設分析(meta-analysis)文章以及回顧性文章」較值得信賴。單篇的研究論文可能有偽陽性以及低再現的問題,且單一研究只能夠讓我們看到了研究問題的某一小點而已,無法看到大的趨勢。如果單篇研究是以註冊研究的方式進行,可信度就大很多了。在此不詳細講述註冊研究,只簡單說,註冊研究就是寫好研究計畫後就可以投稿期刊,期刊通過後,才開始進行資料蒐集。分析好資料後,無論資料顯不顯著(或支不支持研究假設),該期刊都接受。有興趣可看看這篇範例 「No Evidence of the Ego-Depletion Effect across Task Characteristics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 Pre-Registered Study」。
另外,後設分析(meta-analysis)文章以及回顧性文章也是我認為較值得信賴的。這兩類文章都是屬於回顧性文章,可以看出某個研究問題的大趨勢。兩類的差別在於,前者(後設分析)是以量化的方式來回顧,後者是以質性的方式來回顧。這類回顧性的文章,可以讓我們用更宏觀的角度來看待議題,且正確率可能也較單篇文章來得高。有興趣可看看這篇範例 「Meta-analysis of action video game impact on perceptual, attentional, and cognitive skills」。
結論: 心理學非常有趣,仍然值得推廣
拉拉雜雜說了一堆,我必須說心理學仍然是門有趣的,且值得推廣的領域。但是要怎麼樣讓一般人覺得所推廣的心理學知識是有價值的,值得心理學專業人士以及科普愛好者好好思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