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3日 星期一

「無聊」其實有得聊

(一)到底什麼是「無聊」
 
 

大部分的人應該都經歷過無聊,但是你有想過無聊究竟是甚麼嗎?

  相對於心理學其他領域的研究,「無聊」的研究可以說是相對少數。在過去,無聊的研究經常是以那些無聊時的感受來定義,比如非最佳的醒覺狀態、難以專注、負面情緒和對時間流動緩慢的知覺等。

  心理動力學理論認為,無聊是「一種渴望活動,然而不知道所渴望的活動到底是甚麼,且期待世界解決這個問題的狀態」;存在主義則認為無聊的個體是缺乏行動的原動力,且與世界遠離,並感受到無意義;醒覺理論認為無聊是因為個體所需的醒覺程度與環境所給予的不相匹配造成的;認知理論則強調環境缺乏讓人滿意活動的機會,同時也強調專注的能力受損。這四種理論雖然對於無聊的定義不太一樣,但他們都同意將無聊定義為:一種想參與令人滿意的活動,卻不能時的厭惡經驗[1]

       更細一點來說,在這三種狀態下,我們會將無聊定義為厭惡的狀態:1.做太過簡單或是太過困難的事情。2.對於所參加的活動感受不到參與感時,如開會時建議都不會被採納,所以感到無聊 3.將無聊狀態歸因於外在環境時,也就是說,雖然自己容易感受到無聊,但不會查覺到自己是容易感受到無聊,而是將這種感受推論到其他事件上。 


(二)無聊是把雙面刃:無聊的快死了


  無聊是那麼的常見,也許從小到大你不知道聽過多少遍自己或他人說著:「好無聊啊!我無聊的快要死掉了!」

  先別急著覺得對方太誇張。事實上,無聊雖然是那麼常見,但是他的影響的範圍可能是你想都沒想過的。無聊影響的範圍從心理、社會、甚至是身體健康,「無聊到死」可能不只是一種誇張的形容而已喔!

  但在討論無聊的負面影響之前,我們得先區分「無聊狀態」以及「無聊特質」的差別。無聊狀態指的是當下的無聊程度,主要受到外在環境的影響。而無聊特質則是個體有多容易感到無聊,主要與個體的內在特質有關[2]

  過去許多與無聊負面影響有關的研究都是以無聊特質為主,比如有此傾向的人常會容易感到無聊,即使其他人通常會感到有趣且刺激。此外,無聊特質也與憂鬱、焦慮、憤怒、以及攻擊行為等為正相關。無聊特質高的人經常無法維持注意力。在學業上,無聊會降低學習動機,在工作上,無聊可能會對需要持續警覺的工作造成嚴重意外。無聊與衝動控制困難也有正相關,比如病態賭博、藥物及酒精濫用、暴食。
  
(三)「無聊」是把雙面刃: 無聊的好處



  每個人的生活當中或多或少都有感受過無聊,而無聊也跟許多負面的影響有關。不過,無聊真的這麼可怕,沒有任何優點可言嗎?
  事實上,近期的研究顯示了無聊的正面影響。[3]當原本的目標不再令個體感到滿意、有吸引力或有意義時,無聊能夠促使追求新目標,更精確地說,無聊可以促使人們重新找尋意義。想想看沒有了無聊會是甚麼樣?沒有了無聊,當人們持續做一件與自己能力不符合的事情(可能過高也可能過低),可能會錯過許多的潛在收益。無聊其實是一種追尋意義的機制,促使人們改變現狀,追求比現在更刺激、更有趣、更有挑戰性的目標。想想看,當你在某方面已然大成,繼續投注心力在上面也不能再更加精進,此時你感到無聊––這件事對你來說已經太簡單了!因此你需要把你的心力投注在其他方面上,才能避免無聊。
  更進一步的,也有篇研究無聊與利社會行為的關係[4],利用實驗操弄讓受試者感到無聊後再去測量其願意為慈善計畫捐贈的金額,發現無聊組的受試者願意捐出更多的金額。利社會行為可視為是一種有意義的行為,而利社會行為可能可以預防人們因為生活缺乏意義而產生負面影響
  雖說無聊有那麼多負面的影響,但與此同時他的功能也不可或缺。真的可謂是雙面刃吧!
  
(四)無聊其實還有很多可以聊


      雖然無聊能促使我們追尋意義,但它也有可能會產生我們不想要的負面影響。那要如何減少無聊感呢?不要想透過玩手遊或看韓劇打發時間了,在短時間內,這些強烈刺激的轟炸確實能幫助我們緩解無聊。但令人沮喪的是,短暫化解無聊後,我們會在未來會更容易受到無聊,且需要更加強烈的刺激來排除無聊[5],也就是說你可能需要花更長的時間來追劇以緩解無聊感受。

  那麼無聊有甚麼應用呢?就要先提大腦的預設模式網路(default mode network, DMN),這個DMN到底是甚麼呢?它是一種由特定腦區組成的網路,也就是當個體休息、發呆、做白日夢時,DMN會活躍。然而當個體要執行需注意力的目標性導向任務時,DMN反而會被抑制。

  在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的患者身上,DMN的抑制有異常的現象,更進一步說也就是當是患者需要專注時,原本應當被抑制的DMN卻是活躍的。而更有趣的是,在無聊的人身上,DMN居然也是活躍的!因此目前也有人開始研究無聊與ADHD的關係。期望能夠在未來有朝一日,能夠研究出應對ADHD的不同方式。對於那些有注意力上困難的人們可說是一件令人振奮的事情呢!

  如果你看完之後對無聊產生了任何一點的興趣,也許你也可以考慮一起投入這個新奇的領域,為苦於無聊的人們做出一點貢獻。同時,尋找你的意義喔!



[1] Eastwood, J. D., Frischen, A., Fenske, M. J., & Smilek, D. (2012). The unengaged mind defining boredom in terms of attention.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7(5), 482-495.

[2] Fahlman, S. A., Mercer-Lynn, K. B., Flora, D. B., & Eastwood, J. D. (2013).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multidimensional state boredom scale. Assessment, 20(1), 68-85. doi:10.1177/1073191111421303
 
[3]  Elpidorou, A. (2014). The bright side of boredom.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5.doi: 10.3389/fpsyg.2014.01245

[4] van Tilburg, W. A., & Igou, E. R. (2016). Can boredom help? Increased prosocial intentions in response to boredom. Self and Identity, 16(1), 82-96. doi: 10.1080/15298868.2016.1218925
 
[5] Eastwood, J. D. (2007). A desire for desires: Boredom and its relation to alexithymia.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2, 1035–104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