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日 星期六

念心理的,你知道我在想什麼嗎? 心理投射測驗、羅夏克的美麗與哀愁


作者介紹:
筆名周圍。雖然懷抱厭世的心情,但還算是相信人都能好好的心理系學生。最喜歡看描寫人心險惡的驚悚片跟不切實際的熱血漫畫,因為雖然活在這樣糜爛的世界,人的夢想卻不會因此而停止啊。



「你是念心理的啊?那你知道我現在在想甚麼嗎?」心理人絕對會被問到、不是心理人也絕對會情不自禁發出問號的千古大哉問,那到底答案是什麼?
網路上總有「心理測驗」四處張揚,那不就是讓心理人能知道到底人在想甚麼的工具嗎? 心理人不斷對網路上的「心理測驗」嗤之以鼻,那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心理測驗?
你知道崇尚科學性的心理測驗中卻存在著還匪夷莫測的「投射測驗」,正努力以科學的方式分析出你的人格嗎?
關於千古大哉問、心理測驗與投射測驗,心理人可是有很多話想說的啊。

心理測驗絕對不是你想的那樣!
「超神準心理測驗!從暗戀看你的個性」、「愛情心理測驗:你內心的真愛類型是哪一種」勇敢承認吧,看到這樣聳動或煽情的標題,有誰不想點開來看看,也許明知只是網路上的遊戲,卻還是忍不住想知道。但是就好像一定有人懷疑過,人怎麼可能光十二星座就能區分、怎麼可能像血型學只分成4種,網路上那些氾濫的「心理測驗」,也絕不可能只有它們所說的那幾種。
在谷歌大神面前吶喊著「心理測驗」,你只會得到一堆冒牌貨。要了解真正的心理測驗,搜尋「心理衡鑑」吧。
「衡鑑」(assessment)是心理學家發明的專業術語,面對個案的問題需要,心理師利用各式各樣心理學測量工具,蒐集諸如智商、行為表現及人格特質等等心理資料;由理論基礎、施測、資料分析再到解釋結果,每一套心理學測量工具都是有專屬於自己的測量SOP的。
心理學可說是理性與感性的集合體:它是由哲學衍生而來,由統計學奠基而成。心理學真正脫離哲學,轉身一變成為「科學」(加入生物學、統計學的滋養),也不過一百多年前的事情,相較在西元前便已有重大成就的數學、物理學、天文學等等其他科學,心理學不過還在牙牙學語的學齡前吧;更何況,人心是真能懂的嗎?運用科學來概括解釋「人」實在是難以想像的浩大工程。因此即便心理測驗擁有嚴謹且標準化的SOP,必定還是會存有統計誤差或是難以完全客觀,也就是說仍不能一口咬定絕對就是這樣。

神祕又迷人的投射測驗讓你無意間交出你的心理X光片
人格可謂心理學面向中神秘、複雜、爭議之最,而以測得人格為目的的心理測量方式「投射技術」(projective techniques),當然也就承接了這些特點:
神秘在於,它能溯及的正是20世紀初那位佛洛依德先生提出的概念,在你做出的行為中可以反映出你的潛意識及是否正防衛著自己,而這就好像在做完投射測驗後,你交出了自己的心理X光片,讓專業人員能夠知道你的心理發生了
複雜在於,它幾乎沒有標準答案,無法估計可能出現的答案數量,更無法確定為你施測的心理師是否足夠客觀或細心地解釋;不過這並不能責怪測驗或是心理師,畢竟投射測驗的目標正是人格,而每個人又是如此獨特、不可替代。
而爭議就在於,如此宏不可量的測驗,到底有沒有心理學家愛慕的心理測驗應該要有的可信度及實用性?這是至今為止,各家研究者依然樂此不疲的研究對象。
這些都造就了投射測驗如此特立獨行、帶點叛逆卻又鮮美欲滴的迷人模樣。

有些人喜歡,有些人不喜歡的羅夏克
羅夏克墨跡測驗,是投射技術其中之一,運用幾張墨跡畫成的圖片,以受試者回答他看到了什麼來計分。這份測驗相信,將這些他覺得自己看到了什麼的反應整合、計算過後,便可以投射出受試者面對日常生活刺激時常用的思考風格。到目前為止,最為臨床界所用的羅夏克完整理解系統(Comprehensive System,簡稱CS,又稱Exner系統),自Exner(1974)發展出來,至2001年為止已經出到第五版本了(Exner,2001)
Butcher(2010)在梳理人格衡鑑的歷史脈絡及討論投射測驗時,曾簡單提出了幾個羅夏克墨跡測驗最引爭議的地方,Grab, Wood, Lilienfeld Nezworski (2004)則以引用各項科學證據以及詢問Exner本人的方式,為羅夏克辯駁了一番:
1.          CS系統常常將正常人評斷為「有心理問題的人」,因此有人認為在最一開始建立CS系統中的正常成人母群資料以供往後施測時參考時,這群資料是「本來就擁有較好心理功能的」:Exner(2004)解釋道,這群資料裡包含了健康的人們以及曾有心理疾患病史、正受專業治療的人們,並不如前所述「全都是心理健康的人」
2.          羅夏克的效度總是令人質疑,是否真能測到施測者想測的:Global meta-analyses包含了CS系統及其他系統的內容,以此所得到的分析結果,有一些分數是有效度,不過做此研究的研究者們卻沒有詳細列出哪些分數有效
還有一個令人擔憂的爭議是,即使為同一個人施測,不同施測者所得出來的結果也可能不一樣,因為不同施測者在解釋人格時也難以做到完全的客觀。畢竟,人格有標準答案嗎?
但若是它真那麼飄忽不定,那又為什麼身為投射測驗之一的羅夏克墨跡測驗,一直以來還是廣受臨床心理學界喜愛及廣泛運用呢?Ožura, ErdbergŠega(2010)可是運用了羅夏克的分析方式,成功分析出罹患多發性硬化症的病人(又稱漸凍人)在發病之後發展出的人格特質,例如低自尊、低友善性、低外向性極低嚴謹性等等,來幫助臨床醫學界發展更適當的方式治療他們。

最新投射技術……筆跡心理學﹗?
對曖昧不清的刺激的反應能推論出人格,那反過來說,能把表達自己的特殊方式,是不是也能反映出人格﹗?筆跡心理學最近開始引人注目,因為在某個層面上來說,它似乎與投射測驗有異曲同工之妙呢!
1915年,M.N.Bunker開始研究筆跡,他將特定手寫特徵與數個人格特質配對,而P.Tett& Palmer1997)也曾將Bunker的論述與傑克森性格量表修訂版(Jackson Personality Inventory-Revised,簡稱JPI-R一份廣為所用的結構性人格測量量表)的結果相比較。結果發現,兩者之間的確具有相關性:例如寫字的傾斜度代表著情感表達,向左傾象徵冷淡及有秘密性的,而向右傾表示溫暖及外向性。
但是,可別小看他們的配對過程,像是一個英文字母小寫「t」,光「t」上那一橫,依照Banker描述的筆跡分類就可以將「t」依六種不同面向來分類,例如向下畫v.s.向上畫、凸起v.s.凹下、重寫v.s.輕描、是否穿過豎畫等等。
筆跡與人格之間的關係也許真的有跡可循,但你不覺得這中間的分析過程太過於複雜、範圍廣到觸不及邊了嗎?
筆跡是後天學習而來的,在我們學會寫字的同時,也早已受盡基因、家庭、環境、社會等各個外來因素的雕塑,甚至還有當下的心情、大腦狀態的影響,才成為與人一樣獨特又不可替代的筆跡。這似乎比投射測驗更加玄妙,甚至讓人懷疑這是否只是特別吸引人注目的偽科學。
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種筆跡,也就有多少性格。可能就是因為太難以捉摸,這使得筆跡心理學的研究無論在國內外都屈指可數。

筆跡分析還是有人相信的-數位化分析筆跡v.s.法國用筆跡徵才
Prasad, SinghSapre2010)相信筆跡確實能了解人格,但是以往用人為方式一筆一畫的分析實在太耗時間了,因此他們運用了電腦工程的方法,研發出了能夠自動分析手寫筆跡的電腦程式。他們同樣以字的大小、傾斜度等為分析元素,蒐集了100位參與者的筆跡,丟入電腦讓電腦學習如何分析這些手寫字跡,並能直接產生相對應的人格特質。這樣的發明的確是有用意的,因為截至2008年止,在法國就有超過一半的企業會將「筆跡」視為是否錄用應徵者的標準之一!看來想在法國應徵工作,還得要好好了解一下怎麼寫字才行啊。
講了這麼多心理測驗、投射技術,所以心理人到底能不能知道別人在想甚麼、或是你是一個怎樣的人啊?依據龐大的心理學理論及統計學,或許是可以的,不過並不如電影或想像中的那麼神奇,不是馬上就能知道,而是要懂得運用那些十分可靠又強大的心理測驗工具。
在著迷於心理學美麗同時,也別忘了背後心理學家們為心理測驗所奉獻的艱辛與哀愁啊。



參考資料:

心理衡鑑大全Handbook of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原作者:G. Groth-Marnat)。 台北市。雙葉書廊。(原著出版年:2011)。 張本聖、洪志美(譯)(民101)
心理測驗Psychological Testing :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原作者: Kevin R. Murphy/ Charles O. Davidshofer )。台北市。雙頁書廊。(原著出版年:2008)。王文中、陳承德(譯)(民97)
臨床心理學Clinical Psychology(原作者:Timothy J. Trull)。台北市。湯姆生-五南。游恆山(譯)(民96)
张鹏博, & 王晓钧. (2013). 笔迹心理分析的研究现状及问题. 研究, 13, 16.
Tett, R. P., & Palmer, C. A. (1997). The validity of handwriting elements in relation to self-report personality trait measure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2(1), 11-18.
Prasad, S., Singh, V. K., & Sapre, A. (2010). Handwriting analysis based on segmentation method for prediction of human personality using support vector machin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Applications, 8(12), 25-29.
Ožura, A., Erdberg, P., & Šega, S. (2010).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ple sclerosis patients: A Rorschach investigation. Clinical neurology and neurosurgery, 112(7), 629-632.
Garb, H. N., Wood, J. M., Lilienfeld, S. O., & Nezworski, M. T. (2005). Roots of the Rorschach controversy.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25(1), 97-118.
Butcher, J. N. (2010). Personality assessment from the nineteenth to the early twenty-first century: Past achievements and contemporary challenges. Annual review of clinical psychology, 6, 1-2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