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31日 星期日

長輩們為何相信並捍衛群組瘋傳的假新聞? 參考出處有用嗎?


媒體識讀,霉體是毒?二手消息與權威者霸權

在通訊技術尚未發達之前,訊息傳遞的途徑十分單純,但現今人人能當「報馬仔」,形成資訊爆炸的處境。為應付這種難題,媒體將訊息過濾、簡化,並幫其塑造吸睛形象的報導模式似乎已成為常態,但閱聽者能否相信這種二手內容呢?

2019年末爆發的肺炎疫情,簇成了人們的共同話題,也隨之產生不少假新聞。然而假新聞一詞可能是名不符實的,因為只要政客或權威者不認同某則新聞內容,就會爭先貼上「假新聞」的標籤,造成真相不得而知

既然新聞多半是難辨真偽的二手資料,那該如何判斷可信度呢?請試想一種情境:

註:其實民調不是這樣做的,這裡只是指你對同事們調查


不共名的共識(consensus):確(確切[2]) 信與誤信

其實,判斷新聞的可信度,就是思考別人的評斷結果是否可信,畢竟撰寫者相信新聞內容才會將之寫出(基於新聞倫理嘛)。上述情境中,假設你信任同事們的判斷能力,即使訊息重複出現,仍會相信他們的看法。換言之,支持數位身分證的你是與他們有共識的(圖片上全是讚,這就是共識)
        然而,誤信(false consensus[3])是有可能發生的,畢竟同事們的判斷能力不見得可靠。反之,若形成共識的同事們皆為獨自蒐集資料進行分析,那你就能更有信心地說你的判斷是正確、適切的選擇(true consensus)



2:並不著重於確實之義,此表確切相信之義
3:在此並非指與多數無知相對的錯誤共識效應,故譯成誤信




從共識到誤信:這這這……為什麼會轉發給我?

              即使我們知道群組瘋傳「今年台灣將有大地震」的報導可能是假的,為什麼還是有些長輩會繼續轉發?更何況點進去看了之後,明顯就全都是某粉專發布的內容。長輩是如何在看完文章後,也認為今年會有大地震的?

其實,對於知道地震不可預測的閱聽者而言,「今年將有大地震」這一論點的推論成分低,自然不受二手內容影響。但某些人可能對地震不是特別了解,所以較有機會轉傳。或者,也有可能是因為信任記者的新聞倫理及專業能力,認為能夠被記者們多次引用的粉專,一定是頗具說服力的。

上述的現象牽涉了兩個議題:消息被推論的程度對其他人判斷能力的信任程度。一篇《心理科學》期刊(Psychological Science)的論文針對這兩個議題做了一系列的實驗,試圖確認各種情境下人們了解「誤信」的狀況。

平時有人會發現誤信的存在嗎?

在實驗中,研究團隊準備了四篇贊同日本經濟會日益改善、一篇反對日本經濟成長的新聞報導(以下由正、反方報導稱之)。正、反方報導皆引用一個專家替論點背書。

接著,參與者被分成三組:第一組人(確信組)閱讀的報導(四正一反)皆為不同專家(A,B,C,D,E)背書;第二組(誤信組)閱讀的內文與第一組完全相同,唯一的不同在於替四篇正方報導背書的全是專家A;剩下一組人(比較組)只要看各一篇正、反報導,正方從四篇支持報導中隨機挑選,反方是唯一的反對報導。

在閱讀完正、反方報導後,三組人需對日本經濟會日益增長」這一論述的同意程度進行評分。


看到這裡,有趣的地方來了。或許有讀者已發現上圖的玄機(設為專家A更易發覺):確信、誤信組(前兩組)的相同之處在於正、反方報導數量一樣,而誤信、比較組(後兩組)的相同之處在於正、反方報導分別只有專家AE背書。

於是研究團隊利用這樣的配置,並假設:若後兩組人(誤信組中已排除沒發現全是專家A)注意到只有專家AE,而對他們的可靠度起疑心的話,其評分應該相差不大;但如果關注於報導數量,前兩組的評分則會差不多。所以,研究團隊只要比較前兩組評分的相近程度,就可以知道人們遇到多次相似內容時的推斷是否考量到自己有誤信」的風險

             實驗一結果如左下圖所示,後兩組的同意程度相差甚遠,前兩組的評分則差不多。這結果說明人們在閱讀新聞報導時,不管文章來源(專家名)是否重複,會先入為主地默認重複出現的新聞被那麼多人轉載、報導一定是其道理(默認現象),缺乏誤信」的危機意識。


實驗續做:再見實驗一、撰文者傻了、消息無經推理時

改版的實驗一中,研究團隊在評分前多給參與者時間去關注專家名字;實驗二將實驗一的記者改為一群沒有查證能力的學生;實驗三則將新聞報導改為有熊出沒的目擊報告,其餘實驗程序皆與實驗一幾乎一樣。後續實驗皆預期誤信組與比較組的同意程度接近,實驗一改版後稍微改善默認現象;實驗二參與者仍沒有意識到誤信」的風險;實驗三的默認現象則有較多改善。


總結:事出必有因?消息需要傳播,傳播必有源頭! 

             綜合以上實驗,在一般情況下,即使不知道為什麼,我們仍會默認被多人轉載、報導的新聞重複出現,一定有它的原因。實驗團隊提出,默認的現象會與信任他人判斷能力的程度及消息被推論程度有關,但實際能夠改善的原因多半是:一、消息本身推論成分低,一看就知道是在唬爛,二、仔細觀察既有的來源、出處,再三忖度。

但決定新聞可信度的決策過程可能不光是這些,或許某些人有一套策略協助做決策,很難一語道盡默認現象的原因。例如實驗二中的參與者認為學生還不夠傻?或仍假定非專業者會引用是因為出處是有說服力的?
身處意識形態日益分化、快速更迭的時代,不受各方打泥巴仗影響的對策,是根據現有資訊溯源,獨立判斷新聞的可信度。儘管本研究解釋有限,但我們勢必要了解共識可能是種假象(誤信),以及假新聞如何在群組瘋傳,因為人們時常替撰文者找理由(默認現象)

那我們該如何抵禦誤信與默認現象發生呢?以下是筆者的建議:

1.        未附來源:一律是撰文者自嗨的片面之詞
2.        有附來源:強迫自己多留意、探究(或多或少有幫助)
3.        如何決定訊息的可信度:誤信可能發生就保守一點
4.        見好就收:若消息多次出現,就當作是一次就好
5.          了解誤信的概念本身就是有幫助的


參考文獻:Yousif, S. R., Aboody, R., & Keil, F. C. (2019). The Illusion of consensus: a failure to distinguish between true and false consensus. Psychological science, 30(8), 1195-1204.


筆者簡介:譯鋒現為中山醫心理系學生,從小就喜歡觀察社會現象。



1 則留言:

  1. 只說長輩不公平吧,難道年輕人就沒有?
    這個標籤很讓人反感耶。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