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難過的時候喜歡聽音樂,似乎聽著聽著心情就會好一些了。在開趴的時候,如果沒有動次動次的音樂,好像整個派對就不嗨了。在現代的生活中,走在路上會聽到音樂,在公車上會聽到音樂,甚至筆者在家裡蹲的時候,對面的里民活動中心都會唱歌給你聽。似乎我們的生活已經沒辦法脫離音樂了,但我們對於音樂又有多大的興趣呢?而音樂對我們又有什麼影響呢?
在台灣流傳著這麼一句話:「學音樂的孩子不會變壞。」,因此許多家長會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學音樂,無非希望可以在多學一樣才藝之餘,可以幫助孩子培養樂趣,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在這新的世代當中,我們似乎不能夠單方面的接受音樂,為了出人頭地,我們還需要主動去接觸音樂。雖然音樂一直以來被認為是一項很好的放鬆工具,也是個優良的興趣。但是當我們參與在各樣的音樂當中,不論是聽音樂、唱歌、演奏樂器、跳舞、創作音樂或是參與在音樂活動中的時候,我們真的快樂嗎?我們真的能感到幸福嗎?
參與在音樂中,會不會讓我們感到幸福呢?
Weinberg 和 Joseph (2014)在澳洲進行了一項研究,想了解「究竟參與在音樂活動中,會不會讓人感到更幸福呢?」。他們用電話訪問了一千人,男女各五百人整,平均年齡落在56歲。以是/否問題了解人們生活中參與音樂的程度,並且使用了主觀幸福感量表(Personal Wellbeing Index,簡稱PWI),來了解受訪者是否覺得自己過得快樂,是否過得有自尊,是否過得幸福。
在電話訪問中,參與者會被問到三大種類的問題:
1.
整體來說,你認為你的生活帶給你的滿足感有多少(General life satisfaction,簡稱GLS):請從『完全不被滿足』的零分到『完全的被滿足』的十分給一個分數。
2.
主觀幸福感(PWI)。
3.
音樂參與。
第二點主觀幸福感的向度相對就廣了很多,在當中一共有七個向度。分別是:生活水準(standard of
living)、健康(health)、自我實現(achieving in life)、關係(relationships)、安全感(safety)、社群連結(community)和未來保障(future security)。同樣的受訪者會被要求在各個向度,從「完全不被滿足」的零分到「完全的被滿足」的十分給一個分數。
第三點音樂參與則有六大項目,參與者需要回答他們是否有參與在以下六種活動:聽音樂、唱歌、演奏樂器、跳舞、創作或出版音樂、和參加音樂展演活動。若是回答「有參與」的選項,則會再追問「是獨自,或是在群體中參與這項音樂活動中」。
聽音樂真的會讓我們感到幸福嗎?
研究指出,整體來說聽音樂和唱歌,並不會增加自身的幸福感。而就算你會演奏樂器,你的幸福感測驗分數,其實和沒有的人是沒有差異。在研究中還有個特別的數據。雖然沒有達到顯著差異,也就是,比起沒有在創作或出版音樂的人,這些音樂創作者在主觀幸福感中,有著較低分數的傾向。也許在藝術的創作當中,會需要對於自己的情感更加的敏銳,甚至有時需要沈浸在特定的情緒當中,才可以把作品完成。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那到底什麼樣的人會因著音樂,而感到自己比較幸福呢?
根據研究統計,在跳舞和會參加音樂性活動的人,會顯著地增加自身的幸福感。跳舞的人和沒有跳舞的人比起來,在健康、自我實現、關係和社群連結這幾個項目中有著較高的分數。參加音樂展演活動的人,比起沒有參加的,在生活水準、自我實現、關係和社群連結中也有較高的分數。
在這項研究中也指出,比起獨自唱歌和跳舞,與其他人一起進行這些音樂活動的人,有著更高的主觀幸福感。雖然上面提到,唱歌的人比起不唱歌的人並沒有感到比較幸福。但是研究指出,有和其他人一起唱歌的人,比起自己唱歌,或是不唱歌的人,都更感到幸福。和別人一起跳舞也有較高的主觀幸福感。
研究美中不足之處
天底下沒有完美的實驗,在Weinberg 和 Joseph (2014)這項研究中還有一些我們沒有辦法解答的地方。例如要多久去一次音樂會,才算是平常有參與在音樂活動中呢?對於參與在這些音樂中的頻率,研究中也坦白地指出,他們沒有辦法在電話研究中清楚的定義出來。而有能力參與在這些活動當中的人,是不是因為他們的家境比較充裕,生活當中有比較多的餘力,經濟上也可以負擔,才使得他們的主觀幸福感比較高呢?這樣互相影響的關係,也是值得我們再深入去探討的一項議題。
結語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如果可以和其他人一起唱歌、一起跳舞,將可以讓自己感受到更加的幸福。參加各樣的音樂展演活動,像是演唱會、音樂會等等,也可以提昇幸福的感受。雖然像是唱歌、聽音樂等常見的音樂活動,並不會特別增加我們對於幸福的主觀感受,但是音樂仍然是很好的放鬆以及情緒抒發方式。
所以想感受到幸福的人們啊,還在等什麼呢?快揪好朋友一起去唱KTV吧!
參考文獻
Weinberg, M. K., & Joseph, D.
(2017). If you’re happy and you know it: Music engagement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Psychology of Music, 45(2), 257-267.
--筆者簡介
Red
Cere
就讀於中山醫學大學心理系,再過一小段日子就要把「快畢業」改成「已畢業」了。平時熱愛音樂,喜歡演奏各樣樂器、寫寫歌,偶爾教教琴。也喜歡探討不同的人對音樂不同的想法,致力於把好的音樂推薦給適合的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