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定聽過糖尿病,這種疾病在台灣普遍盛行,且是臨床醫療上常常碰到的案例。一般糖尿病分為自體無法產生足夠胰島素的第一型(第一型糖尿病)與對胰島素產生自體抗性反應的第二型(第二型糖尿病),其治療方法,無非就是從自體外打入胰島素,或藥物或其他方式,促進胰島自體性或自發性恢復正常作用,可見得胰島素在這項疾病裡有著很重要的地位。糖尿病的治療,胰島素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但最近的研究顯示,除了糖尿病,胰島素對於大腦神經退化性疾病也有相當的關連,這讓有著「世紀危機」之稱的阿茲海默氏症,似乎有了新的解釋可能。
※ 臨床上的懷疑與科學家的假設
長期以來,主治糖尿病的臨床醫事人員時有發現,糖尿病患者在後期,都有相當的機率發展成為阿茲海默氏症。根據一份以大型群體資料進行世代研究的資料(Lin et al., 2011)發現,糖尿病患者之失智症發生率皆顯著高於非糖尿病患者,且尤以第二型糖尿病為發展過程之危險因子,而正巧的是,第二型糖尿病的致病原因,為患者的生理已對胰島素產生抗藥性,且負責消除過多胰島素的分解酶無法正常運作,因而引發第二型糖尿病。
臨床上的懷疑,過不了多久就被科學家合理的實證了,美國布朗大學的神經病理學家蒙特(Suzanne de la Monte)比較了健康者和阿茲海默氏症患者,其大腦中胰島素和胰島素受體的含量,發現在負責記憶與學習等相關的腦區裡(如海馬迴),健康者的胰島素比阿茲海默氏症患者,平均含量高了四倍,而胰島素受體也高了十倍,所以健康者的胰島素不會分泌過多。而在日本,大阪大學研究所醫學系的森下龍一教授,則指出胰島素分泌過多,有可能造成β澱粉樣蛋白無法被分解。
一般而言,進食後胰臟便會分泌胰島素來控制血糖高低,而當胰島素過量時,則由胰島素分解酶來進行胰島素的清除。胰島素分解酶是少數可以穿過血腦障壁的激素,除了清除體內過多的胰島素,也可以同時分解腦中的β澱粉樣蛋白,但在胰島素過量(第二型糖尿病)時,只能專注在分解胰島素,結果就造成了β澱粉樣蛋白的堆積了。
一般而言,進食後胰臟便會分泌胰島素來控制血糖高低,而當胰島素過量時,則由胰島素分解酶來進行胰島素的清除。胰島素分解酶是少數可以穿過血腦障壁的激素,除了清除體內過多的胰島素,也可以同時分解腦中的β澱粉樣蛋白,但在胰島素過量(第二型糖尿病)時,只能專注在分解胰島素,結果就造成了β澱粉樣蛋白的堆積了。
透過科學家們一系列的追查,其實會懷疑阿茲海默氏症是不是糖尿病的一種也不為稀奇,甚至是已有科學家表明,阿茲海默氏症其實就是第三型糖尿病,但目前尚無任何科學家直接將此定義。
※ 或許就是胰島素了?
阿茲海默氏症是不是第三型糖尿病,誰也說不準,不過還是有許多研究團隊試著去了解到底是不是,但是如何了解呢?
英國科學家Christian Hölscher就想到,既然假設阿茲海默氏症是糖尿病第三型,那麼拿糖尿病第二型的藥,用在第三型上總會有個什麼作用吧!於是,他利用會大量表現Aβ澱粉樣蛋白堆積在腦區與海馬迴的基因轉殖小鼠,在小鼠三個月大時施打類升糖素多肽-1(glucagonlike polypeptide-1;GLP-1)的類似物Val8-GLP-1,以每天25 nmol/kg的量持續餵三周發現,在海馬迴突觸間的斑塊糾結化被緩解,顯示其具有神經保護性。
在另一項動物實驗裡,GLP-1的類似物利拉魯肽(liraglutide;又名胰妥善)為市面上糖尿病第二型的常用用藥,Christian Hölscher也把它拿來試試看,發現在一天注射25 nmol/kg持續八周後,九個月大的小鼠的記憶形成與突觸的可塑性增強,顯示其具有神經保護性,不僅如此,還觀察到澱粉樣糾結堆積減少了50%,腦中發炎情形亦有改善,且在齒狀回(dentate gyrus)中有神經新生的現象。結果顯示,在發病初期給予糖尿病第二型用藥,似乎對緩解阿茲海默氏症有一定的效用。
在另一項動物實驗裡,GLP-1的類似物利拉魯肽(liraglutide;又名胰妥善)為市面上糖尿病第二型的常用用藥,Christian Hölscher也把它拿來試試看,發現在一天注射25 nmol/kg持續八周後,九個月大的小鼠的記憶形成與突觸的可塑性增強,顯示其具有神經保護性,不僅如此,還觀察到澱粉樣糾結堆積減少了50%,腦中發炎情形亦有改善,且在齒狀回(dentate gyrus)中有神經新生的現象。結果顯示,在發病初期給予糖尿病第二型用藥,似乎對緩解阿茲海默氏症有一定的效用。
上述是在發病初期的狀況,Christian
Hölscher也對後期有興趣,於是在十六個月大的老鼠身上連續兩個月,每天注射相同劑量的利拉魯肽後,發現空間記憶與神經突觸的可塑性有明顯改善,突觸數量也有增加,且澱粉樣糾結堆積減少了30%,腦內發炎反應亦有緩解效用,而在齒狀回裡的細胞數則增加了50%左右。面對這樣的結果,Christian Hölscher認為,利拉魯肽不僅具有神經保護的功能,在阿茲海默氏症的神經退化性疾病裡,居然也可以讓一些關鍵性的神經細胞再生,尤其是在病症後期,幾乎無法再生的情況下,依然可以觸發突觸再生。
除了類升糖素多肽-1的類似物,葡萄糖依賴型胰島素釋放胜肽(glucose-dependent insulinotropic
polypeptide;GIP)的類似物D-Ala2-GIP,亦被測得具有神經保護性。Christian Hölscher利用相同的老鼠做研究,在十二個月大時發現,腦中海馬迴CA1區域的突觸可塑性與空間記憶均被保護,齒狀回的細胞也有增生;十九個月大時,其情形亦與注射利拉魯肽差不多,但是在記憶形成方面則沒有太過顯著。
整體而言,GLP-1的類似物與GIP的類似物似乎作用差不多,同樣都具有神經保護性,且亦可以促進神經細胞再生,尤其是GLP-1的類似物利拉魯肽,更可以消除神經性斑塊與Aβ澱粉樣蛋白堆積,略勝於GIP。
還有一種東西叫做腦源性神經營養分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是大腦中含量最豐富的神經滋養因子,具有調節神經介質傳導、參與神經細胞的生長、分化及重塑。在這項研究裡,Christian
Hölscher也把它拿來做比較,發現透過基因載體來傳遞BDNF進入小鼠腦部,不僅可以保護突觸,防止突觸細胞凋亡,也可以增強具有阿茲海默氏症小鼠的海馬迴突觸密度。
※ 臨床試驗的困境
BDNF的效用,看來也與GLP-1和GIP的類似物相仿,至少在Christian
Hölscher的實驗室裡,它們被證實對阿茲海默氏症是有相關作用的。然而,藥物起的作用必須在正確的位子上,若無法到達病灶區,即使身體已吸收成分,也無法有效作用。我們都知道大腦是個非常脆弱的器官,在它的外圍有著一層血腦障壁(blood–brain
barrier;BBB),阻擋了大型或者可能具有危險或毒性的因子,只讓液體或氣體進入腦部,保護大腦不受有害物傷害。前面講述的三樣藥物(GLP-1、GIP與BDNF),BDNF就無法跨越BBB了,所以若要利用BDNF作為治療藥物,必須借用基因載體技術,將BDNF送入腦部方能執行效用,而這也顯示了利用BDNF作為治療阿茲海默氏症的限制。
Christian
Hölscher認為,能夠跨越血腦障壁的GLP-1類似物像是利拉魯肽,已是運用在第二型糖尿病的治療藥物上了,若運用在治療阿茲海默氏症上,將非常具有潛力。目前,胰島素運用於糖尿病上的相關藥物,拿來應用在阿茲海默氏症病患身上,尚還在人體臨床試驗階段。
※ 少糖攝取與早期預防
如果阿茲海默氏症真的確認為第三型糖尿病,其實反而可以鬆一口氣,怎麼說呢?從營養學的角度,人所攝取的糖,要攝取對的「醣」,酉字部的醣對人體有諸多益處,平時所攝取的蔬菜水果纖維,其成分就是醣,可以促進腸胃道蠕動;而米字部的糖,其有多種結構成分,像是我們所熟悉的葡萄糖、蔗糖、果糖等,雖然是身體能量的來源,但是過量反而有害,尤其英國也有一份研究指出,阿茲海默氏症與腦部糖化有關,所以平時的飲食攝取可以說是很重要的。
另外,早期預防可以及早治療或做準備,現今對於阿茲海默氏症的處理方式,大多都是病後治療,對於病前預防鮮有涉及,而這也跟阿茲海默氏症的初期症狀偵測不易有關,如若能從糖尿病的相關症狀去研發預防量表,在病患尚未真正病發阿茲海默氏症前,先給予預防治療,如此,不就能達到預防醫學的目的了?
另外,早期預防可以及早治療或做準備,現今對於阿茲海默氏症的處理方式,大多都是病後治療,對於病前預防鮮有涉及,而這也跟阿茲海默氏症的初期症狀偵測不易有關,如若能從糖尿病的相關症狀去研發預防量表,在病患尚未真正病發阿茲海默氏症前,先給予預防治療,如此,不就能達到預防醫學的目的了?
參考文獻:
Hölscher, C. (2014). The incretin hormones glucagonlike peptide 1
and glucose-dependent insulinotropic polypeptide are neuroprotective in mouse
models of Alzheimer's disease. Alzheimer's & Dementia, 10(1),
S47-S54.
進階參考:
Lin, C. C., Li, C. I., Hsiao, C. Y., Liu, C. S., Yang, S. Y., Lee,
C. C., & Li, T. C. (2013). Time trend analysis of the prevalence and
incidence of diagnosed type 2 diabetes among adults in Taiwan from 2000 to
2007: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BMC Public Health, 13(1), 318.
作者簡介:
呂宗漢 中山醫學大學心理學系,現為大學部三年級學生,並於中山醫學大學視
覺保健暨生物技術核心實驗室做相關研究。
梁力云 中山醫學大學心理學系,現為大學部二年級學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