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3日 星期三

做好事就代表是好人嗎?偽善的背後動機?

為什麼人們會願意犧牲自己的利益做善事?
       每當重大災難發生時,總會看到某些大老闆大方出手捐錢,你是否會有這樣的疑問:「他們不是很愛錢嗎?他們怎麼願意把自己的錢分給素昧平生的陌生人?」關於人們願意犧牲自身利益去做善事這個議題,無論是心理學家、經濟學家或是社會學家們都相當好奇,因為這種舉動並不符合其自身最大的利益。對此,目前學界給出兩種解釋:有一派的人認為人們不僅關心自己的利益,同時也關心群體的利益,這使得人們會表現出「社會偏好 social preference」,而社會偏好的類型包括「利他主義」、「公平」、「互惠」和「不公平厭惡」。另一派的人則是從「社會信號理論(social signalling)」的角度來解釋,他們認為做善事其實是將其作為透露給他人「自己是好人」的一種信號。

道德虛偽 Moral Hypocrisy
       為了搞清楚人們這些道德行為的動機,美國社會心理學家Daniel Batson的研究團隊利用「獨裁者賽局」對這個議題做了一系列的研究,在研究的過程中意外發現一個現象——道德虛偽 (Moral Hypocrisy):有表現道德行為的動機,但如果可以的話會避免其所帶來的代價,意即:偽君子。偽君子們表現出道德行為並非因為能夠利益他人,而是因為自己能從中獲益。


偽君子們騙的是別人,還是自己的良心?
        學者已經發現人們會有道德虛偽的行為,便想觸碰到更核心的問題:偽君子的動機是什麼?他們知道自己很假掰嗎?他們或許已經成功騙得了別人,那騙得過自己的良心嗎?針對這些問題揚·埃里克·隆克維斯特、伯恩德·艾倫布施和加里·沃克威茲三位學者以Baston過去的「獨裁者賽局」實驗設計為基礎,做了另一個實驗,希望能從當中找到答案。

       他們找來64位受試者,給他們10歐元,並隨機地將他們和另一個陌生人配對,受試者可以自由地從三種分配金錢方式中任選一種,並依照這個結果把獎金帶回家。受試者整個決策過程都不會受到實驗者的監視,但需要在結束後報告自己的分配方式。(注意:研究團隊雖然知道分配結果,但無法驗證受試者是直接決定或用擲硬幣的方式決定。)

1.  自己拿8歐元,分陌生人2歐。
2.  自己拿5歐,陌生人也拿5歐。
3.  擲硬幣,讓硬幣決定1還是2

     實驗結果:選擇第一種分法,直接8/2分的有46%,而選擇第二種分法,直接5/5分的有12.5%;另外有40.6%26人)聲稱自己使用了硬幣,但諷刺的是,他們的分配結果全部都是8/2分,發生這種結果的機率約等於一千萬分之一,因此我們可以大膽的推測:有人說謊!他們只不過是「假公平」,想藉著硬幣的幌子,來掩蓋自私的選擇,因為如果受試者是真心追求公平,為何不一開始就選擇5/5平分的方式呢?

        為了釐清這種虛偽的道德行為背後的成因,研究團隊又做了一次實驗,與第一次唯一不同的地方是:這次不能竄改擲硬幣的結果,必須依照擲硬幣結果分配。有趣的事情發生了,這次選擇擲硬幣的人大幅下降到13%,而選擇直接8/2分的人提升到69%,這說明當受試者沒有機會捏造結果時,就會直接選擇自私的分配方式,不演啦!同時也解釋在實驗一中那些「假借公平之名行自私之實」的偽君子們,心裡也很清楚自己並不會按照硬幣的結果來分配,才敢大膽地選擇擲硬幣,因此,研究團隊認為道德虛偽並不一定涉及自我欺騙,而是出於印象管理罷了。

那麼,哪ㄧ類的人更可能是真心的好人?
       除了研究道德虛偽的背後動機,研究團隊也十分好奇是否能以一個人所抱持的價值觀來預測他的道德行為,因此研究團隊在實驗的最後要求受試者填寫施瓦茨價值觀量表(Schwartz Portrait Values Questionnaire),該量表以40的問題來衡量十個基本價值觀,並藉由一個假設的人根據其目標和願望進行的描述,受試者用1(根本不像我)到6(非常像我)來評估他們在每個項目上與他們的相似度。

        將價值觀量表的分數與實驗結果進行統計後發現:兩個實驗中,在「普世主義Universalism(定義:寬容、感謝、體恤、保護自然資源與維護人類福祉) 」這向度取得較高分數的人,更會在一開始就選擇公平的5/5分配方式。而在「Conformity 社會順從(定義:克制損害他人利益或破壞社會規範的 行為、意念、衝動)」這個向度取得較高分數的人,則更會聲稱自己使用硬幣來決定,對此研究團隊作出的解釋為,因爲在過去的研究顯示,高社會順從的人很難內化其他的道德價值標準,因此他們對於自己的行為是否是道德的也很不敏感,換言之,高社會順從的人或許沒有意識到使用硬幣是一種虛偽的道德表現。

       因此如果擔心自己在無意之中也當了偽君子,最好的辦法就是隨時保持敏感的思辨力,仔細思考自己所認為的善事,是否真的能幫到他人?或是換個角度想,如果在幫助他人的同時,也能幫自己賺取好名聲,那又有何不可?另外,雖然這個研究揭開了人們偽善的一面,但我們每天生活的環境是那麼地複雜,在現實生活中,仍有許多因素會影響我們的決策和行為,且很多東西是無法用金錢衡量的,所以日後在評估自己和他人到底是真假君子時,應該多綜合各方條件,謹慎評估!
     
筆者簡介
何子瑄
中山醫學大學心理系四年級學生,從小就喜歡觀察別人,對於人類行為有極大的好奇心。

參考資料
JE Lönnqvist, B Irlenbusch, G Walkowitz (2014) Moral hypocrisy: impression management or self-decepti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王謙 (2012) Schwartz。人類價值觀模式之驗證- 以臺灣地區人民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